压电陶瓷换能器的核心制造工艺与技术挑战

    分享到:
    点击次数:79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01日08:48:29 打印此页 关闭

    压电陶瓷换能器的核心制造工艺与技术挑战

    1.陶瓷烧结工艺: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时,PZT的烧结温度需控制在12001300℃,晶粒尺寸直接影响压电性能。研究显示,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(SPS)可使致密度达99%以上。

    2.电极制备:银电极通过丝网印刷烧结形成,新兴的磁控溅射ITO薄膜电极可实现高频(>20MHz)换能器的微细加工。

    3.极化处理:在24kV/mm直流电场下保持温度接近居里点(100150℃),使电畴定向排列。资料显示极化不充分会导致d33下降30%50%。

    当前技术瓶颈包括:

    高温环境下性能衰减(PZT在200℃以上退极化)

    脆性材料抗冲击性差(断裂韧性仅12MPa·m¹/²)

    无铅材料性能仍落后于PZT(KNN的d33目前最高约400pC/N)

    上一条: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典型应用场景分析 下一条:压电陶瓷换能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